演员演同一个角色,结果能差别这么大,这事真挺有意思的。张桂梅这一角色本质上是一个充满挑战的角色,她所经历的事情和情感的深度实在是太复杂了,扛在她肩上的责任实在是沉重。问题在于,两位目前非常受欢迎的女演员——宋佳和海清,在表演上为何会有如此明显的差异呢?
我说宋佳说得很好,她让人觉得很自然很接地气,好像她真被张桂梅附身了。《山花烂漫时》中她既将那份为了教育事业而不顾一切的坚持演绎得铿锵有力,也将角色的柔情与脆弱透露于细节之中。看到她与张桂梅在一起的照片,就会知道她与张校长之间的交往是非常自然的“真情流露”.似乎这两个人自诞生之日起便熟稔于心,没有丝毫的隔阂。
宋佳不仅在表演方面表现出色,而且在戏外也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深入挖掘张桂梅的一生,尝试理解她的性格,甚至连一些日常的小动作和习惯都努力去复原。最终,她不仅成功地让角色赢得了人们的信任,还大方地捐献了自己的资金,真心地为教育事业提供了支持,这样的策略使得即使观众不喜欢她也变得困难。
反观海清却没有这么顺。在《我本是高山》这部作品中的表现,具体来说,可能是过于用力了。她也想表现出张桂梅那种拼尽全力的劲儿,但越想表现那种苦难,结果就越“走偏”了,变成了一种过度压抑的“病态”,让人看着有点喘不上气。再加上她和张桂梅的合影,看着就没啥亲密感,这一点也挺致命的。归根到底,表演这类事情,更多的时候并不是单靠技巧、力气让多的脚去赢取。
观众看到的实际上是能否共情的问题,要让所有人都感受到自己是这样一个人,要看得自在、自然。但是海清的演技给人感觉人物与观众隔着一层东西,无法打出感情牌来,票房自然没有这么好。
其实宋佳跟海清一样,演技也是在线的,只不过她们的风格跟演绎方式完全不一样而已。宋佳是那种“浑然天成”的人,很容易把握人物的本质,常常不需要过于刻意便可以演绎出自然顺畅的感觉。如河水一样,哗哗的流着,随遇而安。
反而是海清,更多是在“雕琢”角色。她的表演有时候会让人觉得太过“设计”,用力过猛了些,特别是在这种人物厚重、故事复杂的角色上,一旦拿捏不好,观众很容易感觉到“表演而来的踪迹”。
其背后实际上还体现了一种颇为有趣的现象,即演员们的生活体验与个人阅历实在无法隐藏于演出之中。宋佳生活阅历丰富,对张桂梅这一人物较易引起共鸣。她经过访问,学习和潜心钻研,顺利地将自己打造成张桂梅的化身。至于海清,也许这一次她并没有找到那个特定的点,她的角色仿佛被一块玻璃隔开,虽然观众能够看到,但却始终无法触及。
话又说回来,海清并非不用功,每当演员在人物面前,总少不了“撞运气”这一因素。能否找到那与人物最为贴合的地方以及观众能否买到这笔账往往要看多方面因素。只是这一次宋佳明显“撞”的更准确了。
其实这事也提醒我们,观众看影视作品,不仅是看演员如何用技巧来“演”,更是在寻找一种情感上的共鸣。尤其对于张桂梅这样一个真实的英雄来说,观众们所期盼的是演员们能够真情还原自己伟大无私的一面。宋佳做得很好,听众也觉得很好;海清虽然也尽力了,但最后的火候可能差了一点。
那么,我想最后提出一个问题:在扮演这种层次丰富的角色时,你觉得演员之间的情感共振和技术展现哪一个更为关键?对此鹿泉区恒信机械加工厂,您有什么看法?#娱乐#